牙齒疾病的出現往往會讓牙友們感受身心俱疲,畢竟缺牙后飲食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不過,隨著看科技的不斷進步,大家還是比較重視口腔健康的,不少人都會選擇及時做種植牙齒,種植牙植骨手術怎么樣做?一起來了解一下。
種植牙植骨手術過程比較復雜,包括局部麻醉、切口翻瓣、制備種植物、制備骨壁上螺紋、插入種植體、縫合等,具體操作如下。
1.在做種植牙之前需要先進行局部麻醉,目的是為了減輕痛感,讓患者更好的配合手術;之后再進行局部切口,也就是在缺牙區域的牙槽嵴頂處進行切口,再制備種植窩,一般會建議選擇最細的球針進行準確定位。
2.當確定了種植窩后就要進行制備螺紋,也就是指將帶有深度刻盤的螺紋固定在種植窩內。之后再插入種植體,種植體粗糙的一端必須完全置于骨內,而種植體光滑的一端需暴露在牙槽骨外側,當種植成功后,就要進行局部縫合,并等待愈合。
不過做了種植牙后,并不算完全結束,之后還需要定期觀察,有必要進行二期手術,再進行種植義齒修復,所以整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完成。
植骨手術是治療骨缺損的一種手術技術。可分為少量骨缺損植骨和大段骨缺損植骨。
少量骨缺損常見于開放性骨折骨丟失或松質骨壓縮造成的骨缺損。可選用自體骨,比如自體髂骨或同種異體骨進行植骨。將骨塊咬成碎小骨塊,填充到骨缺損部位,能夠起到骨傳導、骨誘導,促進新骨生成的作用。所植骨塊不具有支撐作用。
大段骨缺損可以選用自體腓骨進行植骨,比如帶血管的自體游離腓骨進行植骨。血運重建后,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能夠起到支撐,并能夠盡最大量保持肢體功能。
植骨過程中要嚴格無菌操作,避免因感染造成手術失敗。
種植牙齒后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發生,拆線的時間是手術后7~14天。通常情況需要根據醫生的要求來決定的,7~14天都是正常的時間范圍。
種植牙齒過程中如果使用的是可吸收縫線,可能在10~14天就會自行吸收的。需要注意如果在拆線之前出現種植部位嚴重紅腫或者疼痛等明顯的不適。建議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有沒有感染等異常的情況發生。
如果無感染等異常情況發生,種植牙齒后7~14天拆線都是正常的時間范圍,盡量遵醫囑進行拆線。
上一篇:
口腔行業將面臨集采沖擊?種植牙價…下一篇:
2023南京十大熱門牙科醫院排名出…